ID:
PASSWORD:
Register  Forget password

Let us get social!

Visit here to know more activities.

纽银基金人事内部大换血牵出生死大考

  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纽银基金”)正值多事之秋。
  风传多时的公司投资副总监闫旭也行将离职。果真如此,这意味着,纽银基金原有投研人员集体大换血。不仅如此,首席市场官、人事总监等多个关键岗位也全部是外来空降兵。
  对于上任半年,纽银基金总经理陈 来说,更大的挑战还是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,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尽快扭亏为盈。在经历三年亏损之后,盈利预期也考验着纽银基金股东的忍耐力。
  内部大换血
  出发点是好的,只不过管理技巧太过粗糙,这样的结果必然弄得公司鸡飞狗跳,外界舆论压力也会让他如坐火山口。
  对于闫旭的去留,纽银梅隆相关人士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的回复相当官方:按照有关规定,基金经理的去留要以公告为准。
  纽银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“在公司原有投研体系大换血之后,闫旭离开是迟早的事儿。现在公司内部人心惶惶,都在积极为自己找出路。”
  今年8月,纽银稳健双利A/C、纽银稳定增利A/C基金经理李健选择了悄然离开。同样离开的还包括多名研究人员以及做定量与风控研究的员工。
  这一切或都源于陈喆上任后的一场人事大调整。今年4月,在致纽银基金投资者的一封信中,陈喆表示,从2013年开始,纽银基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求新求变之路。为此“重新梳理了投资流程,强化了投资团队,一系列高素质人才已经到岗或正在办理入职手续。”
  为了求新求变,纽银不惜重金从外部挖了多位业内人士,扩充投研团队。然而,令公司内部质疑的是,与闫旭长达13年的证券从业年限、10年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相比,新增补的两位基金经理(来自国联安基金的傅明笑和来自招商基金的陈喆的老部下付琦)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很短暂的基金经理岗位从业经历,而且业绩平平。
  除了整顿投研人员之外,陈喆还对市场部动刀。这一次,他任命的首席市场官相阳松则是基金业的老人。
  事实上,每一次伴随基金公司换股东、总经理更迭之后,基金公司进行人事调整也算正常。特别是对于基金这样拼人才、拼业绩的金融机构来说这一做法更为普遍。
  对于陈喆甫一上任就大动干戈,而且逼得公司创业元老相继满腹怨言地离开,上海某基金公司高管评论:“相信他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,肯定是急于做出点名堂,给自己撑门面。只不过管理技巧太过粗糙,这样的结果必然弄得公司鸡飞狗跳,外界舆论压力也会让他如坐火山口。”
Site Terms Contact Us Join Us
Copyright: Angstrom International Group
Technical Support: SMZ